能源互联网中的电力数据(一)?

电力大数据规模大、分布广、类型多,涉及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涵盖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各个角落。这海量的数据背后蕴含着电网运行方式、电力生产方式及客户消费习惯等信息。随着“新基建”热潮的掀起,数据作为生产的新型驱动将迸发更多活力。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提升数据管理能力,深挖电力大数据价值,与能源生产、消费等多方数据融通发展,加速构建起智慧互动的能源生态圈。
新技术催生新的社会形态,引领人类进入新阶段。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
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我们打开了新大门。在浙江乌镇举行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云提出,人类已经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IT时代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为主,而DT(Data Technology)时代,它是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促使数据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最大化地挖掘数据价值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由此,大数据也成为企业角逐的新战场。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企业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目前只有不到2%的企业数据被存储下来,这2%的数据中也仅有10%被用于数据分析。
数据如果没有被深度挖掘利用,就只是一盘互不相识的散沙,产生不了任何能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健康码、行踪轨迹分析、患者流调溯源等都体现出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各地大数据挖掘的能力也高下立判。
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成为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数字革命兴起,正在深刻影响着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互联网+”电力运行模式,通过“互联网+”与电力工业的融合,健全完善互动用电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提升信息平台承载能力和业务应用水平,提高电力系统信息处理和智能决策水平。
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电能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预计到2050年,我国能源发展会出现“两个50%”,即在能源生产环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会超过50%;在终端消费环节,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会超过50%。在此背景下,电网作为能源转换输送的重要载体,亟须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助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事实上,电力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高,用于大数据采集、传输和应用的基础设施基本具备。电力大数据是海量的,涉及到发电、电网、用电、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贯穿源-网-荷-储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全环节,且主要伴随电力生产和消费实时采集,数据真实性很高。以电网为例,截至2019年年底,国家电网运行着超过15亿台电网设备,累计接入4.97亿只智能电能表,日均95598营销工单20余万个……这些海量的电力数据为进一步的模型构建和计算分析打下了坚实基础,充分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一直以来,国家电网高度重视提升数据管理能力,挖掘数据价值。2015年以来,国家电网陆续发布《国家电网公司大数据应用指导意见》《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营销大数据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在服务政府、电网生产、经营管理和优质服务等领域进行大数据分析深入研究和应用。此外,国家电网还组建了国网大数据中心,推进建立了两级数据目录,构建了数据管理体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9社会责任报告》显示,自成立之后,国网大数据中心开展了数据盘点治理,完成了52套一级部署系统12.4万余张数据表的盘点,梳理了2.5万余张有效表、维护了32.3万余个字段和元数据信息,在线统一发布了50套系统目录。在此基础上,国网大数据中心进一步完善了数据共享机制,推动了数据应用,围绕客户用电行为等12个方向培育了40个大数据应用成果,发布了7个服务域、221个服务项目的服务目录,规划了148项数字产品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企业智慧运营,以及服务居民趣味用能。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照片: 
所属版块: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