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中的“基本限值”、“参照水平”与“最大允许曝露水平”分别是什么??

ICNIRP导则在确定曝露限值时采用了由“基本限值”与“参照水平”组成的限值体系。

“基本限值”是指直接根据已确定的健康影响确定的限制电磁场曝露的限值。该类物理量反映了与不同频率下产生健康影响的最低阈值相关的剂量大小,并已包含了适当的安全因子在内。在低频范围(1Hz~10MHz),基本限值是感应电流密度(J,单位为A/m2),它是为了防止对易兴奋组织(如神经和肌肉细胞)的有害影响;在高频范围(100kHz~10GHz),基本限值是比吸收率(SAR,单位为W/kg),它是为防护全身和局部组织发热。在中频范围(100kHz~10MHz),电流密度和SAR限值同时用。而在更高的频率范围(10GHz~300GHz)下,基本限值是入射的功率密度(S,单位W/m2),它是为了防止浅表或表皮组织过热。只要不超出这些基本限值,就可确认不会发生已知的健康危害。上述限值中,除了曝露个体体外空间中的功率密度能实际测量外,其余限值均为体内物理量,难以直接测量。

由于基本限值通常是一个难以测量的量,因此为了便于实际曝露评估,ICNIRP导则引入了便于实际测量的物理量,称为“参照水平”。这类根据相关基本限值,通过测量模拟或计算导出的参照水平,是用来确定基本限值是否可能超出的。这些导出的物理量包括电场强度(E),磁场强度(H),磁感应强度度(B),功率密度(S)和肢体电流(IL)。另一类参照水平是用来描述人体感觉和其它非直接影响(如火花放电)的物理量,如接触电流(IC)。

参照水平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或计算获得。在实际环境评价工作中,可将参照水平与其限值相比较。由于参照水平是按最不利的曝露条件制订出来的,因此在满足参照水平时,可保证对应的基本限值未被超过;反之,如果测量或计算值超过了参照水平限值并不表示基本限值一定被超过。一旦发现超过参照水平时,需进一步判明是否超过了基本限值,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补充性的(工程的或管理的)保护措施。

IEEE C95.6标准采用了与ICNIRP导则相同的基本限值分类和相应的频率范围划分,差别仅在于IEEE标准取用生物组织内的电场(Ei,单位为V/m),而不是体内电流密度作为体内电刺激的基本物理量。IEEE认为组织内的电场可更精确反映电刺激效应,计算生物组织内的电场比电流密度更少受组织内导电率不均匀性的影响。

由于体内电场强度同样不能实际测量,故IEEE规定了与基本限值相对应的“最大许可曝露(MPE-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限值。IEEE标准的MPE物理量包括电场强度(E),磁场强度(H),磁感应强度(B),接触和感应电流(IC)。IEEE标准指出:最大许可曝露是人受到曝露而没有有害影响的电场、磁场和接触电流值,并带有可接受的安全因子。IEEE标准在对输电线路走廊内的电场MPE值作出明确规定的同时,明确阐明,标准中的磁场曝露MPE值是可以超过的,只要能够证明基本限值没有超过。

信息来源:《输变电设施的电场、磁场及其环境影响》 中国电力出版社

照片: 
所属版块: 

添加新评论